當好小麥入庫“守門人” |
日期:2016/5/12 11:27:50 |
眼下已進入夏糧收購的尾聲。小麥入庫需要滿足哪些指標?不達標的小麥會對糧食質量安全帶來怎樣的影響?記者近日采訪了安徽國家糧食質量監測中心主任季一順。 分級收購“把關嚴” “由于農產品的特殊性,國家對小麥等糧油產品實施等分等級制,不同等級有差價。”季一順介紹說,政策性的儲備糧嚴格執行國家標準。中國各類小麥 按容重分為五個等級,低于五等的小麥為等外小麥。一等小麥容重大于等于790g/L;二等小麥容重大于等于770g/L;三等小麥容重大于等于750g /L;四等小麥容重大于等于730g/L;五等小麥大于等于710g/L。政策性糧油購銷一般以糧油質量國家標準的中等品為計價基礎,小麥以三等為中等 品。等外級糧油一般不列入政策性糧油收購范圍。 “今年安徽部分小麥不完善率較高。省政府把今年地方儲備糧的不完善粒標準放到15%,仍難以滿足需求。省里又啟動臨時收儲政策,把不完善粒放寬 到了20%以內。”季一順說,小麥省級臨時收儲范圍為主產區的亳州、阜陽、宿州、蚌埠、六安、滁州、淮南、淮北等8市的重點縣(市、區)。對符合質量標準 的小麥,仍嚴格執行國家最低收購價預案;對不完善粒在10%和20%之間(含20%)、容重不低于710克(710克/升)的小麥,省級臨時收儲價為 1.1元/斤。 食品安全“新挑戰” “國家對糧食標準也是隨著這些年品種的變化也在不斷變化的。對不適宜食用的糧食,但可以作為飼料等其他工業用途。”季一順告訴記者,糧食部門對小麥的質量監管主要是嚴格遵循國家分級收購制度,把不符合標準的糧食擋在國家和地方糧食儲備庫的大門之外。 作為全省小麥質量的“總把關人”,糧食質量監測中心每年對全省小麥主產區的小麥質量進行調查和測評;在收購過程中實施全過程監管;對收庫糧食進 行驗收;入庫糧食的存放及安全等進行后續監管工作。從2006年起,他們增加了一項新職能,即對糧食食品安全指標進行監測。對每年入庫的糧食進行三類指標 抽查,具體包括重金屬、真菌毒素、農藥殘留這三項指標的檢測。 “食品安全監管對我們來講是一項新工作。在這方面,我們的人力、技術等力量還需加強。” |